随着工业化和科技进步,各种食品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制造过程中。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增强或改进食品品质、色泽、口感、保存时间等特性的化学物质、草本、植物提取物或微生物,包括了防腐剂、色素、甜味剂、酸味剂、增稠剂、发酵剂等。但是关于食品添加剂到底是属于化工产品还是食品,一直存在着争论。
一般而言,化工产品指“以自然和化学原材料为基础,并综合应用化学、物理及相关工艺学科原理,生产出有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产品或者服务”。而食品则是以供人食用为目的的物质的总称,包括了生鲜、加工食品以及食品添加剂等。从这个角度来看,食品添加剂既不完全属于化工产品,也不完全属于食品,而是介于其中,起到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对食品进行改良的作用。
从食品添加剂的本质来看,它们是通过加入化学物质实现的,实际上也含有化工成分。而从食品的角度来看,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而添加的,在食品成分中只是微少成分。因此,我们可以说食品添加剂是一种介于化工产品和食品之间的产品。
另外,针对食品添加剂的严格管理和监督也表明了其在法规上属于食品的范畴。我国早在1987年就发布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了使用的范围、种类和限量,并对添加剂的标签标识和目录管理做出了具体的要求。此外,我国还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的控制,由卫生**公布了多项严格的食品添加剂标准。
综上所述,食品添加剂既具有化工产品的基本特征,又属于食品的一部分,是通过添加微少的化学物质实现对食品品质和口感等方面的改良,但是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范围受到了法规的严格约束。因此,我们应该支持科学应用食品添加剂的同时,也需要保护人民的食品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