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是一种常见的养生食品,据说可以润肺、养胃、缓解咳嗽等功效,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市场上的蜂蜜种类繁多、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很难辨别哪些是优质的蜂蜜,尤其是蜂蜜中的水分成分,更是让人困惑。今天,就来为大家揭秘一下蜂蜜中的水分这个看似简单却又十分重要的问题。
1. 蜂蜜中的水分含量分级
蜂蜜中的水分含量是衡量蜂蜜品质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来说,蜂蜜的水分含量越低,品质越好。根据中华人民**食品安全标准,蜂蜜的水分含量应在20%以下,若水分含量高于20%则为不合格。
2. 水分含量高的蜂蜜危害多
蜂蜜中过高的水分含量不仅会影响其品质,还会给人体健康带来风险。高水分蜂蜜容易发酵变质,生产霉菌,甚可能导致病菌滋生,引发腹泻、呕吐等疾病。鉴别蜂蜜中水分含量的高低,读破蜜罐上的“谎言”显得尤为重要。
3. 别被透明蜜迷惑
很多人认为蜂蜜应该是颜色透明的,其实不然。好的蜜色泽应该呈现深黄色甚略带棕色,因为蜂蜜筛选和分装时,照片蜜露太多了,所以才需要经过细心过滤。有些商家往往为了让蜂蜜看起来更“纯正”,会通过过滤或加水的方式将蜜变得更加透明,然而这种蜂蜜的品质却往往会大打折扣。
4. 参照淀粉酶值挑选优质蜂蜜
淀粉酶是蜜蜂分泌的一种酶,它能够将蜜中的淀粉质分解成糖类,使蜜液变得更加自然、浓稠。正常的蜂蜜中都会含有一定量的淀粉酶,而水分超标的蜂蜜则很可能会导致淀粉酶的损失。如果淀粉酶值过低,蜂蜜的品质也会受到影响。
5. 常规检验方法了解一下
在家检测蜂蜜水分含量的方法,花生浸蜜法是很多人熟悉的。即将花生浸泡在蜂蜜中,如果花生接触到蜂蜜中间的空气,就会吸收一些水分,花生外面的蜂蜜就会变得更加稠密。如果检测出来的蜜尺寸透明度很高,就说明水分含量较高,质量相对较差。
相信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于蜂蜜中的水分含量及其对品质和健康的影响有了一定的了解。选择优质的蜂蜜不仅要注意水分含量,还要注重查看“原产地、浓度、细腻程度、颜色、气味”等指标,以确保自己购买的蜂蜜食品更加安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