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是蜂蜜长时间存放后常见的现象,很多人欣赏新鲜的蜂蜜的黏稠度和口感,不喜欢蜜露结晶后的固体颗粒。这篇将详细解释蜂蜜结晶的原因及如何去除蜂蜜结晶。
一、蜂蜜结晶的原因
蜂蜜是花蜜经过蜜蜂采摘、吮吸和酿造经过加工处理得到的,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同时包含稳定在其中的一些水分、酸、酯及芳香物质等。小分子糖分只要超过极限,便会发生结晶,因此蜂蜜会结晶,主要是由于其中的葡萄糖和果糖过多以及温度变化引起的。不同花种的蜂蜜结晶速度也不一样,大多数蜂蜜在室温下后可以存放几个月到一年不等。
二、蜂蜜去除结晶的方法
1.热水浸泡法将蜂蜜的瓶子放进热水里,让它浸泡15~20分钟,或把蜂蜜放在平底锅中,加热(不超过50℃)并不停搅拌,直到结晶完全融化。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用开水浸泡或加温,不然会影响蜂蜜口感。
2.微波炉解决法在微波炉中加热蜂蜜时需格外小心,降低微波炉的功率以免破坏蜜中的有价值成分,每次加热可以在3-5秒后捞出来,取出后搅拌一下,多次重复炉内加热和搅拌,直到完全溶解。
3.沸水法蠕动将一锅水烧沸腾后,把水离火,把蜂蜜瓶扔进去,让它浸泡数小时。此方法多用于量大的劣质蜂蜜,其中许多情况下为了扩大产量而注入了多余的水,这种方法加热的温度高,所以容易造成糖分损耗。
4.自然方法有的人认为蜂蜜的结晶不会影响它的味道,也不需要去除蜂蜜的结晶。所以他们选择自然方法处理。当蜂蜜结晶后直接用勺子挖取,或者把蜂蜜瓶放置在温度较高的地方,温度越高,结晶越快溶解。
总之,蜂蜜结晶并不是质量问题,而是一种自然现象。有了这篇,你可以选择喜欢的方式去除蜂蜜结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