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官酝酒,是中国传统酿制技艺之一,属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以高粱、小麦、玉米为主要原料,经过蒸煮、发酵、蒸馏等过程,终酿制成的独特风味的白酒。
贵州官酝酒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汉代。初是由当时的州县官员为了祭祀祖先和待客宴请而自行酿制,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活动。明清时期,贵州官酝酒成为了官府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20世纪50年代后,贵州官酝酒逐步被工业化替代,然而近年来由于老百姓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发扬,它再次获得了新生。
贵州官酝酒选用的主要原料是高粱、小麦、玉米等。这些原料必须选用当季新鲜且完整无缺的谷粒。
清洗原料是酿酒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酒厂会先把原料清洗干净,去掉杂质和附着于谷粒表面的不洁。清洗好的谷粒再用凉水浸泡二三十个小时,以便使谷粒变得更加容易发芽。
经过清洗后的谷粒用来进行糖化。糖化是将淀粉质转化为可发酵糖的过程。首先要将糖化原料破碎后放入蒸锅中,加水蒸煮1-2小时,使原料中的淀粉质糊化。糊化后再将稀糊倒入合适的容器中,加酵素,搅拌均匀后密封发酵3-4天。
发酵是将糖化得到的糖分发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过程。酵母菌是发酵的关键,在发酵过程中起到了关重要的作用。发酵完成后,要进行陈化处理。
在蒸馏过程中,经过发酵得到的低度酒经过蒸馏器的蒸馏,得到高度酒液。然后要经过多次的蒸馏和混合,使酒变得更加纯净。
经过蒸馏处理的清酒要进行储存,储存时间越长,酒的品味也就越好。在储存过程中,要定期翻搅酒液,使酒液中的香气更加均匀。
贵州官酝酒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工艺严谨,具有独特的风味和香气,也是中国白酒中的佼佼者。尽管如今工业化已经取代了手工制作,但特色鲜明、保留传统制作工艺的贵州官酝酒依然备受人们的崇尚。